一枚50万“乾隆古玉”的鉴定全过程

个别同好看了我前天关于收藏圈“讲故事”的文章后有点意见,认为笔者分明是在袒护和田玉,一连讲述了两个关于紫砂壶与字画的案例,对和田玉却避而不谈。

其实了解我的人都知道,这个公众号是参玉自己每天写的日记,根本就没什么规划,经常兴之所至写得信马由缰。不过既然诸君有如此的要求,今天我就写一件最近帮朋友掌眼的和田玉,其上还搭载了出售者的巧思故事,仅供大家周末消遣。

鉴定之前老周在外地先给我打了个电话,转述了卖家与这件玉器的过往,据说这玉是店家15年前从唐山马兰峪购入的。(由于这地方坐落着清东陵,所以我这位老哥先就信了一半)

而卖家还声称这玉佩在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,曾经有人出过50万的价钱,都怪自己当时不太懂玉,又有点贪心,才没卖的。如今行情差了,便宜点换钱度日也可以接受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卖家一下子找出来了这块古玉的两组效果不同的照片,据称是刚到手时这玉因为是出土的“生坑”而太干,自己又听信了别人的教唆,先是用油炖了一下,结果整块玉石悲剧性的变黑了。

后来又自作聪明的用草酸煮了一下,才变成了今天的这副模样。这枚玉的来历也算是曲折离奇,但本人并不想深究这些与其价值真伪无关的信息,咱还是以看实物为准。

然而我这位老大哥愿意相信这块玉佩到代的理由只有一个,他用鲁班尺亲测过这件东西的长宽比例,刚好是九寸与五寸,那必然得是九五至尊才能享用啊?想来此君的思路也算是清奇。

我见到这枚古玉的第一感觉却是,白度虽高,玉质单薄干涩,无老熟气。(当然这也可能与卖家说的“酸洗”有关)。五福捧寿的题材虽多见于清代,但观此玉器的造型,过于任性,毫无章法可言。首先就不符合老周认为的,从帝陵中流落出来的猜想。

但这块玉石上原有的“鸡骨白”区域与玉肉过渡自然真实,又似乎有些古意,值得推敲。再仔细观察其雕工风格,多穿凿镂空,仿佛也与乾隆朝的理论描述相吻合。

详察其琢刻留下的微痕迹,既没有明显的电动工具特征,也没有老砣具产的桔皮纹,这倒叫人有些难以琢磨了。会不会是早年间的“旧仿”呢?老周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。

我不得不重新打量起了这件,脸上写满故事的“乾隆御作古玉”。其镂空造型太过随意,完全不遵从法度,根本不存在帝王气相。其上的“鸡骨白”多见于埋藏千年以上的古玉,裕陵虽遭水患,但区区200年难以生成这样的效果,这也不得不叫人觉得蹊跷。

经过反复的考量,这应该是利用一颗长期暴露于山体表面,日久年深,而局部自然钙化的青海料,之后又由工匠,全凭自己对清中期玉文化的一知半解,臆造出来的低劣赝品。

可能是由于制伪时有意地磨灭电动工具的粗暴痕迹,加之多年来几经货主的沁油、酸洗、盘玩,其上才很难找到鲜明的破绽了,更辅以对方装糊涂的一番故事渲染,这才有了一定的欺骗性。

69